綠蜂膠具有多元的功能成份

蜂膠有天然抗生素之稱,主要含有芬多精、蜂膠多酚、類黃酮、微量元素、有機酸及多種酵素與維生素等成份對人體與植物都很有益處.

台灣綠蜂膠含有高抗氧化能力的異戊二烯類黃酮

源自於造物主的精妙的創造,植物經由吸收二氧化碳、水及陽光,合成出豐富的糖類、脂質、植化素系統與纖維素.

台灣綠蜂膠的成分具有相當高的商業應用價值

主要在於可萃取的類黃酮含量高達60%以上,對神經系統有幫助的異戊二烯類黃酮(PPL)更是含量中的主要成份.

國內外蜂膠相關研究期刊分享

蜂膠的修護功能很多元,特別是用於疾病的改善,在此我們整理並分享台灣及國外關於蜂膠的研究報告.

台灣原生綠蜂膠產品化應用

綠蜂膠富含修護功能的類黃酮很適合製作成簡易的保養品用,我們提供如蜂膠膏、蜂膠護唇膏、蜂膠乳霜…等DIY配方及做法.

顯示具有 抗氧化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抗氧化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1年8月17日 星期二

多酚很常聽到用2張看懂它這個專有名詞

苯公認是致癌物質,有人戲稱為烏龜殼,一般看到這成份會敬而遠之,但是含苯環物質在人體確無所不在,這是怎麼一回事呢?實際上苯與氧-氫可以經過酵素催化生成酚,而這個成份與雌激素有 1/4是相同的,所以在人體中會發生干擾雌激素及DNA合成的生理機能,當無法修正錯誤時就會引發病變。
致於酪胺酸及苯丙胺酸都是人體必需胺基酸,其中酪胺酸是多巴胺及黑色素的前驅物,所以看起來單純的苯酚對人體是有害的,但是多了官能基的苯酚則是人體所需要的,且可以進行多元的轉換。
那麼什麼是多酚呢?如圖在苯上有一個OH基是單元酚,有兩個叫二元酚,兩個以上就是多酚了,所以在此列出幾個做介紹,有機酸(咖啡酸-咖啡多酚、可可多酚)、單寧酸(兒茶素的前驅物)、褐藻多酚、類黃酮(蜂膠多酚)、聖草酚(檸檬多酚)、花青素(葡萄多酚)。多酚類物質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,常見的多酚化合物有幾萬種:芸香苷、兒茶素、綠原酸、異黃酮、花青素、啤酒花的查爾酮…,科學研究發現普遍具有抗癌、修補、保健的功能




 

2021年7月31日 星期六

台灣綠蜂膠產品的發展及8種蜂膠檢驗方法

健康保健商品中,蜂膠是公認可以提升免疫力及修護力的天然產品,所衍生的產品食品有滴液、蜂膠粉、膠囊…等,在國際上風行40年以上,在台灣的90年代也紅極一時還上過電視廣告,更將蜂膠加入了奶粉之中,但是不過多久就蜂膠的盛名消退不知所云。直到最近十年台灣綠蜂膠與巴西綠蜂膠的出現,讓蜂膠產品又一次吸引大眾注意的眼光。

收集國內外的科學研究期刊與論文,可以知道蜂膠確實對身體很有益處,在國際上對於蜂膠的研究也相當的多,相關的研究報告多達有數千篇,從試管內分子試驗到細胞研究,以至於動物到人體臨床,都表明蜂膠具有抗氧化、抗發炎、類生長激素、抗菌、抗腫瘤、抗病毒,在生理作用上具有強化血管、降血壓、促進血糖代謝與體脂肪的控制等等,以及目前令各國感到棘手的COVID-19預防及治療上,都有蜂膠的身影,其中綠蜂膠含有異戊二烯官能基和維生素A、D、E、K有相似的結構,都具有親油的特性,與細胞膜親合性佳,保健效果更受科學家注目,深具開發為藥物的潛力材料。

綠蜂膠主成份阿特比靈C


 蜂膠有多元的用途,該如何選擇商品

首先萃取方式,決定蜂膠萃取物有效成份的含量,已知最佳的萃取方法為酒精萃取,再者為超臨界萃取,之後是丙二醇,最後是水萃。
在液劑產品方面,國際上最常用的溶劑則是首推丙二醇,因此多段式萃取及超臨界萃取,都是以丙二醇為二次溶劑,以達到最高的有效成份使用率。
至於粉劑則有用酒萃取後去樹脂,再進行造粒,有效成份含量最高,至於超臨界萃取含樹脂較高,另外水煮除蠟後乾燥再磨成粉狀,其樹脂含量最高,因此許多商品會標為蜂膠樹脂(propolis resin extract),顏色最深。

 

一般蜂膠商品的選購參考指標性成份有三個
1.
固成份或蜂膠樹脂萃取物含量
2.
蜂膠總類黃酮或總多酚含量
3.
阿特比靈C含量 (巴西綠蜂膠適用)

含量越高效價就越高,但真正關鍵是類黃酮、及阿特比靈C的含量比。

目測蜂膠成品中樹脂成份的高低



第一次選購就挑對蜂膠商品的方式
因著商業模式的發展將本求利是當然的,而廣告文宣就是要誇大而真實吸引消費者的關注,甚至述及療效因此受罰,也可以成為行銷的方式。除了提供產地、工廠規範文之外,產品檢驗數據的標示各品牌自有巧妙之處,外包裝的標示有時會有看沒有懂,實際上與直觀上用科學方法檢驗是最直接的。

 


再選購液體的蜂膠商品時,除了參考商家提供的資料外,在此提供8種簡易測試及科學檢測,依操作方式,可分為目測法4種及儀器分析4種,建議需要三個以上相叉應用及檢視分析報告,不可單一項認定,才可檢視商品是否貨真價實,以達到物超所值的消費經驗。
1.
成品目測法  原液色澤深表示樹脂含量高,優質為茶黃、茶綠色液體低樹脂成份
2.
滴水測試法  澄清原液滴入水中有白濁表含類黃酮及多酚,水中完全溶解為親水成分次佳
3.
固成份檢測  105℃烘乾,基本固成份含量高相對有效成份高,但產地不同含量有別
4.
鹼液呈色法  運用類黃酮在NaOH水液中呈現紅色的特性,顏色越深表示類黃酮含量越高
5.
薄層層析檢測 使用溶劑依親水性及疏水性分離組成份,可簡略推測含量是高可信的分析法
6. 分光光度計 中階分析設備,依各個成份特定的吸光值,推導出含量,此項受到國際認可
7. 高壓液相層析(HPLC)分析 中高階分析設備,有參考樣本,可瞭解產品成份組成及含量
8. 質譜儀分析  高階分析產品的化學組成份,極微量都能分析出來,檢驗費用在8000/

薄層層析分離組成分及判別


至於粉劑、膠囊商品的選購,可以使用溶劑萃取後運用相同的檢驗方式,依舊具有高度的參考價值,可瞭解看看商品是否有提供相關的報告或資料。



綠蜂膠-三國類黃酮含量比較測試

檢驗蜂膠常用的8種方法